重慶酉陽:綠色助力 生態釋能
初夏時節,穿行在位于渝東南武陵山區的重慶市酉陽縣,滿眼綠意,美不勝收。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,是重慶轄區面積最大、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縣,擁有秀麗的風光和豐富的文化資源。曾經的酉陽縣因地處偏遠而找不到發展的門路。如今,酉陽正積極發揮“綠的優勢”,讓生態釋放更多發展動能,助力鄉村振興。
古寨新顏煥發生機
走在花田鄉何家巖村,一座座樣式規整又不失古樸的吊腳樓映入眼簾。沿著石板路走進村里,充滿現代氣息的臨崖咖啡館、無人超市、土家民宿和鄉村書院更是讓人眼前一亮。古香古色和現代元素在這里交融,別具一格。
1999年生的何然是土生土長的何家巖村人,2021年從重慶市里回到村里。經過學習與調研,何然決定加入“共富鄉村工作室”,成為了鄉村CEO的一員,主要參與臨崖咖啡廳、“雨山前”和“星空下”民宿項目。據何然介紹,臨崖咖啡館由一處閑置農房改造而成,農房主人以房屋入股咖啡館,咖啡館賣出的每一杯都有他的一份收益。而每天產生的咖啡渣,也都會有人專門收集起來,用作周邊植被的有機肥料,進行綠色循環處理。在何然兒時的印象里,何家巖村環境不好,衛生條件也比較差。村里氣候又比較多雨,還都是碎石子路,經常走幾步路就滿腳泥濘。從重慶回來后,何然親眼看著何家巖村一步步進行房屋修葺、道路平整,把村民的閑置屋變成了“黃金屋”。何然邊熟練操作著咖啡機邊感慨道,“看著村里變得干凈整潔,咖啡廳、民宿等項目從無到有,很像看著我的孩子出生、長大。孩子長得漂亮,心里肯定很開心的?!?/p>
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,因為地處山區,房屋破舊荒廢,土地閑置,何家巖村豐富的資源始終得不到良好的開發與利用。近年來,在精心打造下,這個古村寨將古樸與現代相融合,整合利用資源,不僅煥發出了新的生機,更通過共富鄉村工作室等機制帶動全體村民享受發展紅利,一幅村美民富的畫卷在這里徐徐鋪開。
共生共養循環農業
酉陽縣黑水鎮大涵村地勢偏高,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。芒種前后正值插秧期,村民們在稻田里干得火熱。年過古稀的楊昌學正是插秧隊伍里的一員。楊昌學是村里退休的老書記,說起鄉村振興,他臉上始終掛著笑?!艾F在和以前不一樣了。以前還要兒女補錢,現在推開窗戶就能看到田,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?!睋畲鬆斀榻B,他和老伴把家里的地流轉給村集體,收著租金,同時還在田里務工,年底還有分紅,“每年兩三萬還是可以保證的”。
大涵村地處偏遠,青壯年大多外出務工,因此村里曾有不少撂荒地。2021年起,在對口幫扶城市的資金與技術支持下,大涵村利用“村集體經濟組織+企業+農戶”的運營模式,搞起了稻蟹共生的循環農業。而村民們也通過基地就業、土地流轉、參股聯營等方式獲得多重收入。
“我們黑水鎮的生態好、水質好、土壤也好,又富硒,很適合發展稻蟹共生?!迸硎辣蔷G塘稻蟹養殖基地的負責人,提起稻蟹共生,他總是激情洋溢,“我們的大閘蟹喝的都是ph值7.8的Ⅰ類山泉水,長成后富硒弱堿,肉質緊實鮮甜?!?021年,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,彭世兵正式踏上了稻蟹共生這條立體種養、綠色高效的循環農業之路。據彭世兵介紹,為了保證大閘蟹和有機黑米的質量,基地不使用化肥和農藥。大閘蟹能幫助稻田除蟲滅蟲,同時又能給水稻提供充足的天然生態肥料?!傲Ⅲw套養是生態友好型農業,共生共養相輔相成,從生態中得利的同時又能保護好生態可持續發展?!?/p>
2022年,酉陽綠塘稻蟹養殖基地迎來了第一批高山大閘蟹的豐收季。各個肉肥膏滿的大閘蟹給村民們帶來了實質的收益增長,也堅定了彭世兵要繼續做好稻蟹共生的循環農業的信心。
石地生花變廢為寶
寒武紀疊層石石上生花,粉黛草土苗樓交錯掩映。今年是位于酉陽縣板溪鎮的疊石花谷景區開園的第三個年頭,往來游客絡繹不絕。然而很難想象的是,幾年以前景區所在的扎營村和杉樹灣村還是貧瘠落后的代名詞,這片區域也還被村民們嫌棄的稱為“亂石崗”。曾經,這里的植被覆蓋率和土壤覆蓋率不足30%,巖石裸露率超過70%,是重度石漠化區域,能用來種莊稼的田地非常少,而且極度缺水,是一片徹頭徹尾的“廢地”。目前在園區內承擔植被維護工作的本地村民冉英告訴記者,以前村民們只能從亂石間找土地,勉強種些玉米、紅薯、土豆來維持溫飽?!皫r頭縫縫不經干,天旱年層不產糧”,便是這片石漠最真實的寫照。
惡劣的條件讓當地村民無法發展,改善環境、恢復生態是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。據疊石花谷負責人周永樂介紹,2015年起酉陽前后投入近八千萬,從土壤改良、植被種植、系統灌溉三大方面集中發力,堅持以生態為底色,推進石漠化治理。經過西南大學等專業團隊的現場調研與建議,原產于北美大草原的粉黛亂子草憑借耐酸耐旱、一年三景的特點突出重圍,在這片石地安了家。每年9-10月份是景區最美的時節,1000余畝粉黛亂子草,如山間精靈,蓬松恣意,仙氣十足。除了粉黛亂子草,園區里還有杜鵑、桃李等百余種植物。目前,這里的植被覆蓋率已超過60%。
“從開始種草種樹我就在這里了,現在也在做草木修護,每天100塊錢,再加上租金,每個月核算下來有三千多塊?!比接⒄f,“這里到處都是綠色,環境好,工作也比種地輕松,掙錢也容易了?!狈叛弁?,園區內植被與疊層石交織成景。生態環境得到了大幅改善,當地村民的生活也變得富足起來了。如今的疊石花谷,在保護中發展,在發展中深入保護。用綠色與生態在振興的路上堅實走好每一步。(文章來源:今日中國 記者:竇祎)